由Bruner提倡重视学科知识结构发展而来(spiral curriculum)。其认为学科结构就是一门学科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以及探究该学科的基本态度。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有几项优点,一是了解学科原理使得学科易于理解学习,二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记忆,三是学科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学习迁移。故Bruner特别强调「任何学科都能以合理的方式,对任何儿童、在任何发展阶段,实行有效的教学」,教学重要任务在为儿童所在的每个发展阶段,了解其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妥善安排学科知识施以教学。教导任何年龄阶段儿童特定的学科,重要的是以该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来阐述该学科。螺旋式课程即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合的方式,及早将学科基本结构安排在课程中心位置,随年级、程度提昇,不断将学科基本结构加深、加广,犹如螺旋般上升。 实例在课程目标方面,由现行分段目标改为年级目标,同时参酌实施过程所发现的问题,将目前各年级较不易掌握教学方向与精神,课程目标中有关科学概念部分,将原有之法则概念加以简并,归纳成5~6个即可,而每个法则性概念之形成与发展,将随年级不同而有不同的规范说明,一则使课程目标之核心科学概念更易达成;二则使课程更具又弹性而不凌乱。就新课程课程结构而言,现行课程结构含有生物世界,物质学与地科学三大领域之内容,为了使目前课程之「概念-方法」组织结构更有效达成课程目标,拟将目前法则性概念加以简并,科学过程技能之学习作层次性之安排,各年级之核心概念围绕六项法则性概念逐年发展:(1)物质各具有可辨认的特性。(2)能量有许多形式可互相转换。(3)人类依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4)生物各具可辨认的特性。(5)生命有其生存的条件与环境,生物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6)学习科学过程技能可获得许多处理,解决事物的方法。此六大概念纲领、基本上乃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加以架构的。其目的即再透过探究学习的过程,辅导儿童逐步体认、归纳形成这些基本的概念;同时也提供教师掌握课程架构的大方向,以便逐年扩展有关的学科概念而不致迷失于繁琐的科学概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