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定义2 分类3 提取和编码方式4 如何形成长期记忆 定义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or LTM)是指能够保持数天到数年的记忆。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不同,后者为感官收录后再经注意而在时间上延续到20秒以内的记忆。而短期记忆经过不断反覆复习,便会成为长期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较长的时间。
分类根据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Endel Tulving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长期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外显记忆并可以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而陈述性记忆又包括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外显记忆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关于如何做一件事情的记忆。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关于一些具体的事情和情形的记忆。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意指一般性知识。语言知识和其他概念储存的地方,像是字典、辞典或百科全书。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意指个体的自传式记忆,是个体在一生中亲自去体验和记忆的事件记忆。内隐记忆:一种无法在正常意识中表现出来,但通过一些手段可以测量的记忆。
提取和编码方式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形式有回忆与再认两种。考试时的选择题或由人群中把认识的人辨识出来,都是再认的方式。而回忆法则像是问答题或填充题,只提供记忆的线索,而不包含解答在里面,答案要靠自己从脑海中思索出来。一般人处理语文讯息时,在短期记忆阶段以声码为主,而在长期记忆阶段,以意码较为重要。
如何形成长期记忆现代科学家已经证明,要将学习过的情报转换成为永久记忆,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年之久。形成永久记忆的条件就是让知识情报在大脑形成瞬间记忆,接着经过思考之后,转换成为短期记忆;经过几次的复习,再转换成为长期记忆;之后,要维持长期记忆的时间延续2年,让这组知识情报对应的神经元突触连结会生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固化这个连结,因此才能生成所谓的永久记忆。为了形成长期记忆,有数种可能的策略可将记忆内容由短期记忆移至长期记忆区。"善用编码":由于长期记忆以意码为主,因此有意义的内容将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欲使短期记忆的内容产生意义,则需与旧有知识产生联结 (编码),使内容与旧有知识产生挂勾,由旧有知识给予新资讯『意义』,则知识内容较容易被置于长期记忆中。若无法在旧有知识中找到与新资讯相类同的讯息,则可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