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又称资料分析(informational analysis)或是文献分析(documentary analysis)。在许多领域之研究,常需透过文献获得资料,固内容分析研究法便有其价值与采用之必要,该方法与史学家所使用之历史研究法类似,惟历史研究法以探讨较严远之过去纪录为主,而内容分析研究法主要在解释某特定时间某现象之状态,或在某段时间内该现象之发展情形。目录1 目标2 类别3 研究步骤3.1 确定目标3.2 决定收集资料之方式3.3 安排分析程序4 关键字5 参考资料 目标内容分析研究法用于教育研究时有以下各目标:1.描述现行之实际业务或条件。2.发现重要的或有趣的若干问题或主题之关连性。3.发现教科书或其他出版品内容之难度。4.评监教科书导入之偏见或宣传成份。5.分析学生作业错误之形式。6.指认作家之文学风格、概念或信念。7.解释可能引发某结果、行动或事件之有关因素。 类别1.概念的分析(conceptual analysis):描述概念之精义或一般意义、确认概念之不同意义,或在各种例子中描述概念,如专业观(professionalism)此教育概念之分析,可能成为整个研究之焦点。厘清教育概念之意义,与未来之研究有潜在关联性。2.编写(edition or compilation):文献之编写与出版,可按年代顺序宝联下来,对以后之研究有所助益。3.描述性叙述(descriptive narration):针对某事件做描述性叙述,依年代告知其始末,叙述之重点在于描述事件细节,事实上是故事之延续性与流程之综合。由于研究之主题严格,概括化之可能性大受限制。4.诠释性分析(interpretative analysis):将某教育事件与该期间内其他事件之关联性相互结合,包含同时发生之经济的、社会的与政治的事件,及对该事件之研究,不采孤立而在较宽阔之脉络中进行分析。5.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把当时与其他期间教育事件之相似性与差异性,做质性比较分析,此分析可标示一致之趋势、一系列独特之情境,或开展新方向。6.普遍化分析(universal analysis):学理之分析或哲学之分析,提出普遍诠释。透过学理分析或哲学分析,历史之例证,过去之趋势规则,以及事件顺序所提议之命题,皆可用来解释教育事件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