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事务(unfinished business) 理论依据完形治疗法(Gestalt approach)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基础,满足需求是个体的本能,但经历满足的过程中若发生干扰,就会产生未竟事务。 解释观点完形心理学解释未竟事务包括两个观点:一是「形与景」:个体产生需求,自「景」中凸显成为「形」,需求一直未获满足,于是「形」无法退回「景」,阻碍完形的流动;另外「现象场观点」认为个体产生需求并与环境接触,能量大量流向系统内需求产生处,此过程中受到干扰,导致需求未获满足,能量便不断淤积于该处,破坏系统内能量的流动与平衡。未竟事务即是「形象和背景」无法流畅进行「接触一退回」的过程,指过去未完成的经验,当影像从背景中浮现时却未被完结、未被觉知的情绪,存留在个人的心中(徘徊在背景中)。
个体缺乏觉察、害怕碰触生命中不愿面对的部份,通常与逃避有关。阻碍个体成长与改变的,包括悔恨、愤怒、憎恨、痛苦、焦虑、悲伤、愧疚、罪恶、被抛弃等---明显存在记忆里但却未曾表达的(亦常为负面而强烈的)情感,往往与某些特殊、鲜明记忆或想像连结一起。于是这些明显留在记忆里但内心未曾完全察识、未曾被充份体验或未能表达出来的情感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徘徊,置于个体之中并渴望获得满足,因此影响到个体当下与环境的接触,更在不知觉中进入现实生活,以不可预期的情绪经验并藉由许多方式浮现,妨碍自我与他人相处。
健康的个体能与环境发生良好的接触(例如觉察、行动),充分发挥功能以满足需求,使其自觉意识焦点(形象)的经验能和背景的经验保持流畅的转换。若不能满足的欲求愈多,长久成为个体意识的焦点(形象),个体愈会被过去束缚使其耿耿于怀。蕴藏在潜意识中纠结缠绕的未表达情感、未解决的情况和未获满足的欲求,随时可能不自觉地介入当下的意识活动,妨碍意识与自我及外界环境与他人的沟通和接触,并终至以逃避体验时可能的痛苦,而不愿做必要的改变,不能突破僵局也阻碍成长的可能性。
未竟事务将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到个体妥善面对、处理予之处理后才算「完成」。若累积到相当强度时,个体陷入偏激、苦闷状态,以及自我打击无法自拔,也容易发生偏差或异常行为(例如心神不宁、强迫性行为、过分拘泥、压抑自我表现与自我摧残、疲劳、注意力散漫、混乱、紧张、身体疾病、破坏等不满足模式)而无法充分意识「当下」。 参考文献吕胜瑛(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