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精蛋白(拉丁名Protamine) 是一种碱性蛋白,主要在鱼类(如蛙鱼、蹲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详细解释鱼精蛋白发现于1870年,到1940~1960年间,正式用作抗菌剂的研究才盛行起来。鱼精蛋白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显示出很强的抑菌能力,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210oC条件下加热1.sh仍具有活性,同时抑菌范围和食品防腐范围均较广,它对枯草杆菌、芽泡杆菌、干酪乳杆菌、胚芽乳杆菌、乳酸菌、霉菌、芽抱耐热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果不明显。“鱼精蛋白”是从鱼类新鲜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用于因注射肝素过量所引起的出血,且无其他药品可替代。主要在鱼类(如蛙鱼、蹲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由于利润低以及鱼精蛋白本身的不可替代性,2011年,中国全国医院出现鱼精蛋白紧缺的现象。精蛋白紧缺是由于生产减少,利润低是主要原因,从技术方面来讲,鱼精蛋白只能从鱼的精子中提取,不能化学合成,所以限制了产量。自2011年7月底开始,南京、武汉、南通等地鱼精蛋白纷纷告急,很多心脏病手术被迫停止。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主要医院,暂时还可供应现有的心外科手术用量。
鱼精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质,主要在鱼类(如鲑鱼、鳟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鱼精蛋白发现于1870年,在1940~1960年,将其作为抗菌剂的研究盛行起来。如今,鱼精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化学合成防腐剂相比,鱼精蛋白具有安全性高、防腐性能好、热稳定性高等优点,而且,鱼精蛋白还具有很高的营养性和功能性,能降血压、助呼吸、促消化、抑肿瘤、抗血栓、强化肝功能、抑制血液凝固等。在医学领域里,鱼精蛋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延迟或阻止胰岛素释放,或作为肝素解毒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