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有」的原始意义是指其实的存在(existence)。然而,从语言学或文法学的角度来看,特别是以不定词「存在成……」(to be)来说,可对「存有」有不同层面的说明;其中主要的有:(1)存在的(existential),如说「这些东西将是……」或「那里有……」;
(2)叙述的(predicative),如「这是红色」或「这是桌子」;
(3)不假的(veridical),如「……是真的」;
(4)构成的(constitutive),如「这房子是砖块和灰泥(造成的)」;以及(5)表象的(presentational),如「『秃头』的意义是没有头发」。另外,存有的表达有时指现在,像是「他很累了」;有时又是超时间的(timeless),如「二的平方是四」。简言之,可从事物存在的基础、根源、性质及状态等各方面来描述「存有」的意含。
由希腊发轫的西方哲学一向以理解存有问题为最高使命,关切万有的存在基础,直触存有的核心问题。然而在先苏格拉底时期(pre-Socratics),着重的是认识宇宙生成变化的宇宙论问题,如泰利斯(Thales, 624~546 B.C.)主张水是宇宙的「太初」(beginning),之后各学派的思想家也相继提出「无限」(the infinite)、「气」(air)或「神明」(Deity)等来代表宇宙的太初。直到苏格拉底(Socrates)反对此种纯知识的探究,而将哲学的中心由知转到行、由宇宙问题转到人生问题,才开始关注人本身的存有问题;柏拉图(Plato)继之,承接苏氏「普遍概念」的观点,认为有一独立于现象界的「善自体」,称为「理型」(Idea),为一永恒不变的「存有」。中世纪时,基督教哲学兴起,强调上帝以其「意志的自由」(freedom of the will)创造,因此世界为上帝意志下的产物。此种将存有位格化的观点,已和古希腊哲学大相迳庭。
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使得人文精神不断升高,哲学也进入了现代时期。现代哲学的先驱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1596~1650)挣脱传统的上帝意志,重新反省整个知识的确实性,运用怀疑的方法作为探求知识的起点,发现「我」是一切怀疑的基础,是理性判断的根本。只有主体「我」才能以理性所规定的严格方法对外在客体进行正确的认识,因而形成实体二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