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雕属于大型猛禽,常见于北方的干旱平原。繁殖鸟或夏候鸟见于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地区,东至青海、内蒙古及河北。迁徙时见于中国的多数地区;越冬于贵州、广东及海南岛。草原雕目前数量稀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详细解释 简介 中文学名:草原雕 草原雕拉丁学名:Aquila rapax 命名:Temminck,1828 中文俗名:草原鹰 大花雕 角鹰 英文俗名:Steppe Eagle 保护等级:国家 重点保护Ⅱ级 隼形目 鹰科 藏名译音 扎唐无巴 特点 草原雕全长约80厘米。体羽以褐色为主,上体土褐色,头顶较暗浓。飞羽隐约杂以较浓的褐色横斑。尾黑褐微杂以灰褐色横斑,羽端稍缘为白色。下体暗土褐色,胸、上腹及两胁杂以棕色纵纹。嘴黑色,脚淡褐色。头显得较小而突出,两翼较长,翼指雕展开度较宽。飞行时两翼平直,滑翔时两翼略弯曲。体重约3kg。分布于口喀则、那曲、阿里、昌都等地。栖息地海拔高度为3500-5000m。喜欢生活在开阔地。多单独落在低灌丛的树权上。属大型猛禽,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筑巢于岩壁、乔木或灌木丛中,繁殖于东北、西北、内蒙古及河北北部。 所属分类: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 鹰科 Accipitridae → 雕亚科 Aquilinae → 雕属 Aquila → 草原雕 Aquila rapax。 品种 叫声:粗哑喘息的叫声及嘎嘎叫声。 幼鸟:咖啡奶色,翼下具白色横纹,尾黑,尾端的白色及翼后缘的白色带与黑色飞羽成对比。翼上具两道皮黄色横纹,尾上覆羽具“V”字形皮黄色斑。尾有时呈楔形。 雄鸟:上体深褐色;最长的尾上覆羽棕白色,尾黑褐而杂以灰褐色横斑,羽端缘白色;飞羽黑褐色,杂以较暗的横斑,外侧初级忌羽内基部具褐色与污白色相间的横斑;内侧初级飞羽及次维飞羽的尖端具三角形棕白斑;下体暗士褐色;尾下覆淡棕色,尾下覆 羽棕色,杂以褐斑。雌雄相似雌鸟体形较大。虹膜褐色;嘴、蜡膜和趾均纯黄色;爪黑。 雌鸟:褐色。 繁殖 繁殖期4&m
草原雕(学名:Aquila nipalensis):是鹰科、雕属的一种大型猛禽。体长为71-82厘米,体重2015-2900克。由于年龄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体色变化较大,从淡灰褐色、褐色、棕褐色、土褐色到暗褐色都有。身体上半部为黄褐色,有黑色的飞羽及尾羽。腰背部颜色较浅。虹膜黄褐色和暗褐色;嘴黑褐色,蜡膜暗黄色,趾黄色,爪黑色。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带的荒原草地。以黄鼠、跳鼠、沙土鼠、野兔、旱獭、貂类、沙蜥、草蜥、蛇和鸟类等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有时甚至会捕食狼的幼崽,也吃动物尸体和腐肉。分布在非洲和南亚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河北、辽宁、甘肃、四川、贵州、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