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生平2 着作3 创作观点4 连结 生平 本名陈武雄,另有笔名桓夫,1922年生于台湾南投名间,1938年举家迁居台中丰原,日据时代台中一中毕业。战时为志愿兵被派至南洋,战后复员返台。「笠诗社」发起人之一,曾任「台湾笔会」会长。1939年至1943年以日文创作,1958年起以华文创作,以笔名桓夫写现代诗,以陈千武的名字写小说。 陈千武就读台中一中五年级时,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改姓名运动」,日本人透过各种管道,威吓利诱,要台湾人把台湾姓名改为日本姓名,陈千武在学校带头反抗这项政策,因而遭到留校查看的处分,后来更因为以操行成绩丙毕业而无法继续升学。1935年他就读台中一中时,开始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并且尝试写新诗、短歌和小说。当时,作家杨逵在离台中一中不太远的地方经营花园,陈千武下课后经常前往,和杨逵、叶陶夫妇一起劳动并畅谈文学,这段经验,对于他日后文学观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941年,陈千武从台中一中毕业,进入台湾制麻会做机械工,1942年就被徵调为“台湾特别志愿兵”,1943年9月30日赴南洋参战,前后四年亲身经历太平洋战争,并成为战俘,辗转于南洋群岛的战场与集中营,直到战后一年的1946年才被遣返台湾。这次战火经验,不仅在陈千武的左手臂上留下永远的伤痕,同时也一辈子烙印在这个殖民地子民的心中。 1967年起,以此太平洋战争经验,陆续创作一系列小说,1984年集结出版《猎女犯》,1999年改版为《活着回来—日据时代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就是记录这段台湾志愿兵的太平洋战争经验,同时也是一个作家对战争、人性,以及生命本质最深沈的思索。作品以诗为主,兼及小说评论。诗作富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批判精神,其诗作发表于《蓝星》、《创世纪》、《笠》等诗刊。 太平洋战争期间,他被迫以“台湾特别志愿兵”身份服役,远赴南洋,在帝汶岛的热带丛林中穿梭,战后又因工作的关系,使他经常出入中部的八仙山林场。对他而言,密林几近无所不在。包括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青年时的原始丛林与壮年工作时的山林。从早期纯粹的密林描写转变到对社会的反省与自我的认知,密林意象经由诗人的生活体验,转变成家乡记忆与对爱情的憧憬。 获奖纪录有1976年《时间》获洪建全儿童文学奖佳作,1977年《猎女犯》获吴浊流文学奖,1984年《求生慾望》获洪醒夫小说奖,1985年《感性组曲钢琴小品集》获高雄市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