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旱田作物在土壤水分过多(饱和)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超过了田间最大持水量,根系完全生长在沼泽化泥浆中,植物很难生长,称为湿害。 原因 湿害能使旱田作物发育不良,原因是:①土壤全部空隙充满水分,根部呼吸困难,导致根系吸水吸肥都受到抑制。②由于土壤缺乏氧气,使土壤中的好气性细菌(如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硫细菌等)的正常活动受阻,影响矿质的供应;另一方面嫌气性细菌(如丁酸细菌等)特别活跃,使土壤溶液的酸度增加,影响植物对矿质的吸收。③产生一些有毒的还原产物,如硫化氢和氨等,能直接毒害根部。
湿害,农业灾害的一种,是指因长期阴雨(降水强度不一定很大),地下水位升高及洪、涝灾过后排水不良或早春积雪(或表面湿冻土)迅速融化,在土壤尚未化通时水分下渗受阻等,使作物根层土壤持续处在过湿状态,土壤中有不透水的障碍层,如:砂矿层、黏土层等,使作物根系长期被水浸泡缺氧,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