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化是从拉丁字abstrahere的过去分词abstractus变化而成,含有「抽出、引出」(draw from)的意含。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认为,抽象化是一种心灵得到普遍性概念的过程。亚氏向来重视感觉经验,认为透过感觉材料的收集,一般性法则的探求,方能建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因而重视归纳法(induction)的应用。而进行归纳时,必须以直觉(intuition)或直接洞察力为前提,方能比较各种感觉材料特性的同异,将其和世上存在的条件分离。数学知识是从事物的存在提炼而出,呈现了高度的抽象。中世纪的阿奎纳(St.Thomos Aquinas, 1225~1274)承袭亚氏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由个别的实体所组成,而每种实体则由原始的质料(prime matter)及形式(form)结合而形成的。质料和形式这两种概念即是由抽象化而得,透过抽象化方能使实体的形式和质料分开。
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认为人类与生具有一种辨识力,能够将简单的组合为复杂的概念,也能透过聚合比对,在心灵中发现各种概念的关系,此种抽象化能在比较事物同异的基础上,制订个别事物的一般性,产生共相(universals),成为人类进行概念联结的基础,并且构成人类思想的复杂性。
而在当代逻辑及数学中,抽象化指对能产生函数的变数进行运算。
--作者:张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