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反智主义包括两种涵义:一指限制开放性探究(open inquiry)、心灵探索问题之自由及教学自由的倾向,特别是当代的一些极权政府中所推行的「反智主义」,其所反对的是当道者所认可之智识以外的所有智识,其目的主要对受教者的思想,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指对现代教育的一种批判,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及中等教育的阶段出现的;现代教育中常有以细琐、实用的程序及孤立的片断资讯,来取代传统较富学术性及追求真理本身为目的的智识性教育倾向,反对者因而常将此种倾向称为「反智主义」。
反智主义的形成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宗教方面的因素有时便会造成前述第一种涵义下的「反智主义」。例如基督教在欧洲兴起初期,一些教士主张人的理性功能早已堕落,唯有凭着信仰才能拥有天堂,所以在第五、六世纪时,基督教教会对于异教的希腊、罗马文化采取敌视与贬抑态度,甚至将一些异教学术机构予以关闭。教会早期所采取之反智主义的态度,不仅使得代表异教学术的希罗文化遭受重大打击,也使得以后的欧洲中世纪成为思想史上的「黑暗时代」(Dark Ages)。政治因素也常造成第一种反智主义的盛行,一些极权政府常在教育上加入反智主义以达到控制人民思想之目的,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Nazi)党在德国掌权时,为了要人民效忠于「元首」(fuehrer),即主张教育中不需要任何知识训练,因为他们认为知识是一种「生命的疾病」(the disease of life),所以纳粹当时在德国及其占领地所推行的政策,目的即在于打破教育中的智识基础,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的阶段。
第二种意义的反智主义则是出自于学术界本身的相互批评与攻讦。如在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提出了生活教育说之后,当代美国即形成了反智主义的论战。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 1899~1977)在分析了社会现况之后,认为当代美语文化混乱的根源有三;职业主义(vocationalism)、文化孤立(cultural isolation)与反智主义。他担心杜威强调的生活教育说法,将会腐蚀高等教育,而流于反智主义,甚至于感情主义(sentimentalism)--由于过度强调个人想要知道「什么」(what)的重要性,却忽略了个人「为何」(why)及「应该」(ought to)想要什么的重要性。这将造成知识的浅薄与个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