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泰人”。泰国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缅甸、马来西亚和老挝等国。约2718万人(1985年)。讲暹罗语。多信小乘佛教,少数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渔业、手工业也很发达。
“暹罗”是中国对泰国中部及南部的古称。中国元朝时期,泰国中部的“素可泰王国”被元朝称为“暹国”、泰国南部的“阿瑜陀耶泰王国”被元朝称作“罗斛国”、泰国北部的“兰纳泰王国”被元朝称作“八百媳妇国”。中国明朝时期,阿瑜陀耶泰王国吞并素可泰王国,此后的阿瑜陀耶泰王国便被明朝将“暹国”与“罗斛国”之名合并称作“暹罗国”;之后,继承阿瑜陀耶泰王国版图的吞武里泰王国、曼谷泰王国也被中国继续称作“暹罗国”;按理说,“暹罗人”也就是暹罗国人,但后期并入曼谷泰王国的兰纳泰王国各邦(府)并不认为自己是暹罗人,还自认为是“兰纳人”;所以,“暹罗人”仅指泰国中部及南部的泰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