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零 - 概述 植树节本来是为了促进绿化造林、改善环境,可是有些地方却把它变成了一种赶时髦的“节日”,甚至还因为种树闹出种种笑话:一些地方为响应义务植树的号召,竟然先毁林后造林,将原有的部分林地夷为平地,再在上面植树;某地公园为满足社会团体、民众到公园植树的需要,专门开辟了一块土地,只是这里种下的树过后是要被移走的……实践证明,越是这种为了迎合节日而植树的行为,其实际的植树造林效果也就越差,以至于被人们称为“植树造零”。 成“植树造零”原因 一些很有植树经验的农民曾说,栽树是三分靠栽,七分在管理。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光靠一年一次的植树节“热火朝天”根本达不到效果。而一些领导只重造而疏于管,出现“植树造零”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造林时搞得轰轰烈烈、大张旗鼓,惟恐天下不知,至于树苗“造”下之后有没有倒苗,长势如何,是否有人浇水和管理,那就管不着了。 应对办法 义务植树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但如何利用好,达到植树造林的目的,还需要有关部门想出很好办法。比如,把植树义务与个人责任,与单位责任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意识,让植树的同时与养树结合起来,确保植树的效果。中国原外交部长李肇星曾强调,植树也应该务实,不是热闹热闹,应该确保栽的树都成活,保护我们的生态。 同时也有必要对“植树造林”活动建立起一套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考核、评估体制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多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用纪律制度、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测评去检阅“植树造林”的真实水准。让那些善于玩花拳绣腿、搞表面文章的人失去造假的平台,直接置于各项规章制度与公众的监督之下,从而有效杜绝“植树造零”的歪风再次发生。 唯有如此,才能年年植树,年年添绿。 造林五戒 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革除当前植树造林中存在的时弊。 一戒植树节当节过。植树造林一阵风,节日一过就消停。植树节这一天,常常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红旗满山头,人人扛镐头,到处拍镜头”,热火朝天。但是过了这一天,如同人们过完了年节一样,认为该歇一歇了,造林的责任感就渐渐松懈下来。 二戒把植树当春游。有些单位和个人借到郊外植树的机会,开着大车小车,带上食品饮料、照相机、风筝等,树没植几棵却玩得不亦乐乎,完全违背了植树的初衷和目的。 三戒求数量不求质量。有些植树单位或个人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分配的栽植任务和下达的绿化指标,只计数量,不求质量,这种为应付检查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全国各地在这一天都会开展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但面对一些地方“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没有林”的现象,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一位绿化专家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就是如果按照每年植树节各地上报的数字相加来看,我们国家把城市街道、公路,甚至江河湖海面积都算上,都已经栽上两遍了。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植树造林”变成了“植数造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