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教学是指问题解决的教学;这里的问题指当个人面对一个已知的状态要达到另一种状态(称之为目标状态)时,并没有明显的途径以获得解决的方法。在这样的「问题」观念下,所谓解题(Problem solving)是指从问题的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人运用先前的旧有经验、知识、技巧和对问题的了解去满足新的问题情境的要求。解题教学最主要有两部分,即(1)表徵问题与(2)寻找题解的方法。
一九一零年,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在〔我们如何思考〕(How We Think)中谈到解题的五个步骤的大纲:(1)了解存在的问题;
(2)辨别问题;
(3)使用先前的经验;
(4)先作尝试再继续思考,然后提出假设或可能的答案,如果需要的话可改变问题的型式;
(5)评估解答,并作出结论。一九四五年,波力耳(George Polya)在〔怎样解题〕(How to Solve it)中,强调解题的重要性,并且提出解题的四个阶段:(1)了解问题,看清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
(2)弄清楚问题的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解题的想法,并且提出计划;
(3)实行计划;
(4)回顾整个解法、检验和讨论。
在发展解题教学时,下列九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1)应该使用那种解题经验;
(2)花费多少时间进行解题教学才恰当;
(3)如何将解题经验综合起来;
(4)如何创造一个利于学生解题的情境;
(5)如何评量学生;
(6)解题时如何将学生分组;
(7)在解题过程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8)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才能满足不同学习速度学生的需求;
(9)如何取得教学资源。
波力耳认为解题就像游泳,是一种实际的技术。任何实际技术的获得都需要模仿和练习。因此,发展解题教学,教师应尽量表达自己的想法,先作教学和示范,并让学生有模仿和练习的机会。
拉斯特(Laster)和舒思费(Schoenfeld)指出许多改善学生解题能力的努力,均告失败,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时过度强调发展启发的技能,忽略了个人调整解题活动的管理技能。以舒思费的数学解题教学方法为例,他不仅重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