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筒的繁体字

抓周起名网 > 繁体字转换器 > 芒筒的繁体字

芒筒的繁体字

【芒筒】的繁体字: 芒筒

【芒筒】的读音为 máng tǒng,无声调拼音为 mang tong,简拼为 MT

【芒筒】的笔画分别为6画、12画,部首分别为艹部、竹部。

【分字繁体字】芒的繁体字 筒的繁体字

芒筒的意思

拼音:máng tǒng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侗语称筒卜、咚的,意为大竹筒。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芒筒的分类 黔东南丹寨县苗族芒筒发音为:大芒筒A、中芒筒a、小芒筒a1、最小芒筒a2。中、小型芒筒,奏者左手提筒,右手执簧管吹奏,可自如跳跃、摆动。大芒筒,需将筒斜置地上,左手扶筒身,右手执簧管吹奏。 民间芒筒依其大小组合在一起称芒筒队。大型芒筒队由十五或二十一支组成,分为大、中、小和最小芒筒四组。每组三至五支,与各种芦笙组成芦笙乐队。芒筒以圆润雄厚的持续音加强主音,使乐队音响丰满。 1958年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团余富文将单管芒筒发展到六、九、十二和十八管。将多管组为一体,用一管吹奏,共鸣筒铜制、横式,以活塞控制气箱。系带挂于右肩,站、走、跳均可演奏。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张式业、李耀新在成都乐器厂协助下,研制出二十九管芒筒,音域D—g2,包括十二半音,保持传统芒筒音色。可奏单旋律和复调性乐曲。 芒筒的组成 管身竹制,由簧管和共鸣筒两部分组成(图)。簧管多采用一根细竹管制作,中间竹 节通 透,上端管口作为吹口,下端留节封闭,在底端开一长方形孔,镶嵌一枚铜制簧片而成,无 按音孔,可发出一个单音。也可用芦笙管作为簧管。共鸣筒用粗大毛竹筒制作,上端管口削 成45°斜坡形,中间竹节打通,筒底有开管和闭管两种形制:常见者底端留节封闭,为 闭管形制,另一种开管形制是在底端竹节以上,管身一侧挖削一个半圆形或三角形通孔。将 簧管置入共鸣筒底部,嘴吹簧管上端吹口,气流振动簧片发音,并通过共鸣筒扩大音量,从 而发出雄浑、深厚的音响。开管形共鸣筒的发音更为响亮。偶尔,也将两支簧管(乐曲调式 的主、属音)置于共鸣筒中,可发出两个不同的音。 芒筒的规格 芒筒的规格以共鸣筒为据,大小不一。小者通高30厘米~70厘米,大者通高100厘米~1 50厘米,外径 10~20厘米、内径8厘米~18厘米,而最大的芒筒,共鸣筒可用树干挖空制成,通高达200厘 米左 右。芒筒依共鸣筒的大小、高矮,其音高可分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等几种 ,在同调的乐队里依次构成若干个八度,其调高均与参加合奏的芦笙相同。 芒筒的演奏 演奏时,根据芒筒的大小不同,奏法也各异。低音芒筒要站

芒筒的网络释义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侗语称筒卜、咚的,意为大竹筒。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繁体字转换器为您提供芒筒繁体,芒筒的老写,芒筒的繁体,芒筒的繁体字如何写,芒筒的繁体字,芒筒的繁体字转换对照,芒筒的简繁体互转,芒筒的繁体字怎么写,芒筒繁体字,芒筒繁体笔画,芒筒的简繁体字怎么写,芒筒简体繁体转换,怎么写芒筒的繁体字,芒筒的繁体怎么写等芒筒繁体字在线查询。
抓周起名网(zhuazhou.com) - 免费实用的在线起名网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